https://mp.weixin.qq.com/s/ladtjBl_yeMmPMe8txH49Q
1,
最近注意到读库已经连续三期扉页的插图都是用 AI 生成的了,分别是城市、太空、海洋。我觉得挺好。这也应该是未来很多插图的常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工具。以前人家在纸上画,后来人家可以直接在 ipad 上用绘图软件画,现在用 AI 画,在我看来只是比之前在 ipad 上画画更先进了。我就很好奇去微博上搜了下反馈,果然又吵起来了,就有那么些自以为有品味人不乐意了,开始给 AI 挑刺了,比如什么腿短啊,结构比例不对啊,甚至还有人上纲上线到「对人类脑力劳动的不尊重」……资历一般的画师还在嚷嚷着不许侵犯我的版权,不许拿我的作品当数据去训练 AI,优秀的画师已经学会怎么用 AI 让自己画出更好的作品,甚至连打下手的都不需要了。同样的,有人玩ChatGPT特别溜, 用它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但有的人只能闲聊天,新鲜一阵后就觉得 AI 无用。老六在那期《觉来满眼是湖山》立体声的节目聊到的一段话,挺有意思,大意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法律意思或者界限意识就是版权保护,人类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就是公共版权,是因为人类有了这几千年以来谁都可以自由抓取的公共版权,才能让人类这些年蓬勃发展。那些喊着读库这个 AI 插图没品的,大概率也就因为读库告知了是 AI 画的,然后他就突然涌现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类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如果不告诉,他可能还会觉得这幅画真好看,更不可能用 AI 画过什么。那三幅画,他用 AI 也是画不出来人家这个水平的。沉寂许久的高中同学群这两天突然就「热闹」起来了,缘由一位男同学因为鸟山明的去世想起了当年跟他一起看漫画书的女同学,群里找人家的联系方式。当然,按照惯例,这种热闹基本上不会超过一星期。因为追忆往事,说不了多久就没聊天素材了啊。该联系的,在这近二十年时间里,不至于到现在还没互相加个微信吧?
想起昨天,收到一个我在 2003 年写的一篇小作文,在一段文字里提到了很多人的外号,那会儿可能就觉得,我们都会一直维持像那会儿一样的「友情」,而实际上,并不会,别说 20 年了,可能一个高中毕业就失联了。
虽然现在看那篇文章确实有些尴尬,但得说,我高中时候的「文笔」可真好啊。3 月 8 号那天,有人在过女神节,还有一波人在追忆鸟山明,聊阿拉蕾,龙珠。
我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段小悟空和阿拉蕾联动的视频,居然成了我在小红书上最火的一篇内容。
我来视频号上附上这两段,一段来自动画片龙珠55-57 集,另一段来自龙珠超69 集。当年我第一次看到他俩出现在一个动画片里的时候,激动地都要哭了。想在想来,特别感谢当年我们院有那个可以收到几十个电视台的大锅,可以看到很多好动画片,除了龙珠和阿拉蕾,还有广西卫视播放的棒球英豪,那会儿我觉得广西卫视是个宝藏电视台。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娃哈哈之后,「火」起来的居然是农夫山泉。
别的我也不敢说,那就把锅怪在算法头上吧,它会让你越刷越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越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我这几天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商业模式:巨石滚滚,抖音上这个看似「弱智」的游戏居然特别挣钱,官方还给流量(当然是抖音挣大头,据说高达百分之五十)。我观察了一下,玩的就是心理,你是对这个推石头的人伸出援手还是对他落井下石,就看你砸多少钱。关键是这个玩意儿居然真的有「榜一大哥」怒砸百万……得到的好处貌似就是屏幕上各种炫酷的动画效果,主播激动的喊大哥,直播间围观群众的羡慕?
除此之外,类似的这 PK 模式的貌似还不少,直播间都是热火朝天的。
https://mp.weixin.qq.com/s/ladtjBl_yeMmPMe8txH4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