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D1J1UrU4ZhUG2XENWBF3ZQ
今天介绍两个独立开发者&数字游民的典范,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产品和营销方式上得到些启发。
starter story公布的个人收入排行榜
我先说一份表单,非常值得看~
今天举例的两个人都在这份表单里,分别位于榜单的前后。
Pieter Levels
Pieter Levels:x 上59.5 万关注。他会把他所有的创业项目和收入全部透明公开出来(这倒是有些反所谓“真挣钱谁会分享出来”的常态),也因此获得了广泛关注,其实也是营销策略之一(后面我们会聊到)
📸http://PhotoAI.com $125K/m
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自己的照片来训练AI模型,从而创建出高质量、逼真的图像和短视频,适用于社交媒体、个人资料以及其他多种场景。
🏡http://InteriorAI.com $31K/m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室内设计工具,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室内设计方案。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房间照片,选择不同的设计风格,快速生成新的室内设计效果。
🛰http://RemoteOK.com $28K/m
是一个专注于远程工作机会的在线平台,旨在连接求职者与全球范围内的雇主。该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远程职位列表,涵盖多个行业,尤其是技术、设计和数字营销等领域。
🌍http://nomads.com/ $28K/m
是一个专注于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生活方式的平台,致力于为那些希望在全球各地自由工作和旅行的人士提供资源和支持。该网站汇集了关于数字游民生活的丰富信息,帮助用户找到适合的工作机会、居住地点以及相关的社区活动。
👙http://levelsio.com $25K/m
就像是他自己的个人周边站~
他还有一个很有创意复古的网站 pieter.com
Marc Lou
Marc Lou,x 上14.6万关注者,他就是学习Pieter Levels开始的~
短短几年~他也“折腾”了很多东西~这是他前不久自己发的一个年终总结,这是 12 月份的收入来源分布~高达 26.8万美金……
最挣钱的几个产品,以及平均月收入:
🧑💻 http://CodeFa.st $212K/m
一个在线编程课程平台,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编程技能。
⚡️ http://ShipFa.st $33K/m
帮助创业者在几天内而非几周内快速推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新创企业。
🍜 http://IndiePa.ge $3K/m
是一个为创业者和独立开发者提供的平台,旨在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业故事、产品和收入。
📈 http://DataFa.st $1K/m
是一个专为创业者设计的分析工具,旨在帮助他们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来推动业务增长。
🪷 http://Zenvoice.io $1K/m
一个旨在简化Stripe发票管理的在线工具,允许用户的客户自助生成、编辑和下载发票,从而减少了手动处理的时间和精力。
值得学习的地方
– 快速迭代和尝试,即快速推出产品并持续迭代。老实说,他们是真的做了蛮多产品的,成功不是来自于某一个项目,而是源于大量的尝试和反复优化。按照Pieter Levels自己的说法是 95% 的项目都失败了(至少他早期是这样的),只有 5% 的「命中率」,所以需要做得够多就行。
– 这就回到我前几天写的《像更新文章一样创建 AI 小应用并以最小成本快速验证》,这样就可以「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更快的失败,更快的失败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尝试,更多的尝试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谓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础 – by 巴拉吉预言」
– 要想实现快速迭代,善于学习和紧跟技术趋势,他们的项目通常是简单而高效的,避免复杂的用户注册流程。他追求的是能够快速验证的产品,并将重点放在产品是否能真正解决用户问题上。
–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虽然做了很多产品,除了用户需求不同,很多东西又都是共用的。比如:photoai.com和interiorai.com,区别就是一个人像,一个室内设计,前端样式,登录,支付甚至都可以共用的。所以优先级就很重要,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不重要」的地方,你就自己主要负责找需求想点子搞营销,利用 AI 来实现规模化可复制。
– 刚开始创业时,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栈的选择,而是验证市场需求,确认是否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纠结用什么技术,这也是很多搞技术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 “夸张”的宣传方式。我们仔细研究他们的社交媒体会发现,他们非常善于营销自己,包括公开收入其实也是一种营销,都是那种让你上头的标题风格:「我是如何一个月从零月入 xx 万」,所以某些时候我们要脸皮厚一些,标题取得好,效果至少好一倍(其实我也算是学会了,比如我那篇《利用 AI 给自己做个网站养老吧,“躺”着把钱挣》,😄)
现实就是这种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真的很吸引人~哪怕我们去互联网上搜这俩的名字,媒体报道也都是这种夸张体:
– 通过他俩和前面那张表里,我们总结下如何找到需求或者想到一个好点子:
1,留意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痛点,从解决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始。比如有人因个人焦虑发作经历,开发了一款帮助处理焦虑的应用,包括前阵子特别火的那个因为 AI 火的小猫打光灯,据说需求也是来自于自己女朋友。
2,善用行业和专业技能,将工作中积累的专业技能转化为创业机会。比如有人是自己之前在广告公司打工,后面发现可以自己出来单干,九成以上的服务自己都能搞定。
3,发现市场空白或需求未被满足。比如有人从客户投诉中发掘营销商机。
4,将兴趣爱好与商业机会结合,将个人兴趣转化为商业机会。比如有人对肥皂和香味的热爱促使她学习化学并创立品牌。
5,重大生活事件促使转型创业。比如有人在疫情期间发现企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6,利用新技术或编程技能创业。比如现在的各种利用 AI 的。
– 感觉像这种在社交媒体上吆喝比较大声的,也是一种获客渠道,我看Marc Lou最挣钱的估计都是要给想像他一样的数字游民开发者上课培训业务了。前面提到的那个表格里有一栏是专门介绍这些人是怎么获客的,基本上覆盖了从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口碑推荐、影响者合作到社区建设等多种策略。我摘几个分享一下:
Eric:通过网站和Reddit子论坛更新和收集游戏玩家反馈,利用这些受众推广游戏。
Nathan:直接联系在线创作者和博主,提供手动迁移服务,之后通过联盟计划扩大用户基础。
Scott:通过Facebook文章吸引流量,并通过AdSense赚钱。
arkus:通过产品营销和免费用户访问来吸引用户,使用“POF Chemistry Predictor”来增加信誉。
Jeff:通过电子邮件营销和社交媒体内容发布进行有机获取,之后结合付费广告。
Pieter:通过在Twitter上分享和在Product Hunt上获得高票来吸引用户。
Miriam:通过在CNBC节目《亿万富翁买家》中出现来吸引客户。
Word of Mouth:通过口碑、参加贸易展览和媒体覆盖来吸引客户。
……
通过这些,我们其实也就知道了,如果我们要做全球,获客渠道有哪些。表格我放在知识星球里了,主要是更新不容易,想挣点钱……
– 当然,做所谓的独立开发者,数字游民,超级个体,并没那么容易,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需要一个故事来引流),还有一大把没有成功不被人看到的。尤其要记住这句话:用户激增不必然意味着商业上的成功,商业模式的持久性同样关键。或许直接将产品定为付费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需求和用户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