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wlNKZDF2_B0IvnINDtxh-Q
所以人家之前就擅长写广告文案的+AI 之后依然可能是那批写广告文案最厉害的人。包括这两天有个兄弟特别想把他公司的数据搞成 AI对话,但总在纠结效果,我说,你纠结个毛线啊,先高上去,聊起来啊,聊得多了,就找到最佳实践了不是~记得以前微博,微信出来那会儿,就有一堆人连微博都没有玩明白的,微信公众号都不知道怎么注册的,就去培训别人怎么搞微博、微信营销了……那么 AI 自然也一样。自己都没有用过什么 AI,甚至仅仅因为现在 deepseek 火了,可以免费用了就开始嚷嚷着「AI 是未来」。这种前提下,培训别人,卖课都是坑人,没有深入体验过 AI 的老板,也不大可能搞出靠谱的 AI 项目。今天这篇,是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我来图文并茂,包会的!但关键依然是:动手试试。别再网上找一堆「万能提示词模板」,生搬硬套了,你要真套的多了,应该也发现了,好像也不是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你就当他是跟你一起搞项目的同事,坐在一起头脑风暴,你起个头,TA补充细节,你们越聊越清晰。(因为现在的 AI 上下文能接受的信息更多了,还更便宜。)– 从「一句话需求」开始,不要完美主义。AI的初稿再烂也没关系,重点是快速启动。比如,问 AI「我老婆的小红书穿搭号粉丝卡在5000不动了,帮我想3个突破方向」– 像改论文一样「批注式聊天」,告诉TA哪里及格/哪里要重做/下次怎么改进。比如,看到 AI 返回的信息之后,问他:第2个方向有潜力!但我的用户70%是大学生,预算有限,怎么让「对比穿搭」更接地气?甚至你还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我想加入变现线索,但不想让广告太生硬呢?– 把聊天记录喂给AI,定期「萃取金句」,养一个「提示词档案库」。(很多人不太重视历史记录的收藏,更不知道那个聊天窗口的 title 可以自行修改名字)比如,根据上面的例子就是,把完整对话扔给AI,问他:”根据上述讨论,整理出《学生党穿搭号破冰指南》三步法:”「当指导穿搭博主转型时: ① 先分析粉丝结构(学生党/上班族占比) ② 用‘旧衣新穿’降低用户模仿成本 ③ 在教程中预埋3个‘无痕种草位’(场景化提及/评论区互动/主页跳转) ④ 每10篇笔记插入1篇数据复盘:‘你们点赞的爆款是怎么诞生的’」AI:番茄炒蛋是非常简单又好吃的家常菜,下面是做这道菜的步骤:我:上次炒蛋又老又碎!我要嫩滑口感的,是不是火太大了?AI:没错!如果你炒的鸡蛋又老又碎,火太大确实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做出嫩滑的炒蛋,控制火候非常关键。以下是一些小技巧,帮助你做出理想的嫩滑炒蛋:AI:如果家里只有电煮锅,无法像炒锅那样灵活调节火候,确实会有一些难度,但也有方法可以做到嫩滑的鸡蛋。电煮锅通常温度较高,而且很难精确控制火候。不过,咱可以通过调整操作方式来改善。最后跟 AI 说:根据我的提问,提炼出最佳提示词版本,可以复用的。如何在[烹饪工具]里做[菜名],确保[食材]的口感/质量(例如嫩滑、酥脆等)?包括火候控制、食材处理技巧、油量控制、避免常见问题(如油溅、食材粘锅等),以及[特定技巧,如余热利用、分次加热等]。如何在电煮锅里做番茄炒蛋,保证鸡蛋嫩滑且不炒老?包括火候控制、蛋液打发技巧、炒番茄时的操作,油量控制,避免油溅,以及如何利用电煮锅的低温加热,分次加入蛋液等方法。✅ 把AI当厨房小白:不预设TA懂「热油」「适量」这些黑话
✅ 像教人类一样:先给框架,再补细节,最后解决个性化问题
✅ 允许迭代:从「能吃」到「好吃」经历了多轮对话
不确定有几个人能看到这里,浓缩总结下:
1,不要追求完美的初稿
2,像头脑风暴一样与AI对话
3,批注式反馈
4,积累与整理
5,反复迭代
请记住这个对话口诀:
「先给骨架 → 补肌肉 → 最后注入灵魂」
最后请再看一次我这段视频:
现在请开始你的第1次有效对话——最差的开始也好过完美的空想。
网址:
https://chat.deepseek.com/
https://kimi.ai/
https://www.doubao.com/chat/
https://yuanbao.tencent.com/chat/naQivTmsDa
https://mp.weixin.qq.com/s/wlNKZDF2_B0IvnINDtx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