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HQJbi0NXjGkl3KtG0xQldA
这几天用 AI “看完”了几场年终演讲,观点好像也都差不多:拥抱变化、抓住机遇、相信年轻人。
作为得到 3351 天的老用户,也算见证了知识付费从兴起到泛滥的全过程。最初订阅是源于”不错过焦虑”,比如在得到上每天听几分钟李翔商业内参,就觉得自己站在了信息前沿。包括后面的各种知识星球,小报童也都没错过~
直到有一天,我在研究「冯站长之家」公众号时,看到他每天都会发一个“每天三分钟新闻”,阅读量巨大,我就悟了:在得到上收听的内容,本质上和老年人追捧的新闻简报并没啥差别,不都是为了获得那份与时俱进的安全感,也别谁瞧不起谁了。
咱得承认,当下的知识获取门槛确实前所未有的低,短视频里各种三分钟读完一本书、五分钟说电影,还有现在的 AI 一键总结万字长文,光看个金句好像就知道了一切。
囤积却不消化:收藏夹堆满待读内容,”有空再看”变成永远的明天。
焦虑驱动消费:各路”大V”用焦虑当杠杆,层层加码销售,从免费内容到私人咨询。
质量参差不齐:尤其在短视频平台,”XX战略顾问”、”xx书作家”的头衔满天飞。
有时候,我看到自己收藏夹里堆积的那些列表,感觉就跟老爷子在厨房角落里堆上各种塑料袋一样,明明都有用不完的垃圾袋了,他依然觉得总能用上。
知道你怕落后,但又懒得花时间和精力,那就花钱买个安心呗(喂给你)。各路”知识网红”轮番上阵,今天教你收割红利,明天指点你抓住风口,后天再教你在风口上顺便收割个红利,昨天还是流量高手,今天就变成了 AI 专家(可能只会用ChatGPT),再看完课率不到百分之三十。
免费内容是”预告片”
付费课程是”重点”
高端社群是”核心”
私人咨询是”精华”
我们总能看到那么多炸裂风格的文案:《这节课能让你少走 10 年弯路》,《早知道这些我就赚大了》,《错过这次机会,又要多走十年弯路》……这不就是“不来补课的同学,考试可就要吃亏了”。
为啥现在那么多人都开始搞知识付费了,因为是真来钱快啊,《论清华博士李一舟 AI 的「倒下」》,以前我还挺喜欢小报童这个产品的,后面各种牛鬼蛇神都在上面开专栏,用 AI 东拼西凑搞一堆粗制滥造的内容,挂个炸裂的名字就开卖了,再拉一堆捧臭脚或者挣高佣金的在社交媒体上推销,体验就很不好了。
战略、格局、认知、思维,一个比一个高大上的词儿。只要你一焦虑,就容易会往外掏钱。掏的多了,久了,学没学到点东西不知道,“信徒”倒是装上去了,反而变成了这些平台的”铁粉”,别人稍微吐槽一两句,他倒是第一个冲上去护犊子了。
年年跨年演讲,年年说风口,年年说机会,照这么算我们早就该个个都是亿万富翁了,到头来发现自己顶多算一个有“认知”的穷人,这个认知大概率也只能算是“知道了”。(当然,不是说不能听,我相信很多人也是一边干着别的一边拿它当一个背景音听)
把知识和思想包装成一个个便于消费的“快餐”,倒不是说不能填饱肚子,只是老是靠这个,必然缺乏些营养。本质就是用焦虑当杠杆,撬动你的钱包。
知识从来不缺,缺的是转化能力和行动力。套用上一篇这个格式《AI 并不是“垃圾”的来源,它只是一种工具》,就是「知识不应该成为焦虑的源头,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知道了”过渡到“深刻理解”甚至“行动”:
不是收藏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精读精用
不是课程买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学以致用
不是信息获取越快越好,而是要深度思考
以AI为例:与其囤积几十个”AI课程”,不如:
实际体验主流AI工具
在工作中尝试应用
总结个人最佳实践
形成自己的工作流
我现在几乎不买买买了,选择去看书,然后再把书里的内容自己写一篇读后感发出来。虽然不如三分钟读完快,但对我自己价值似乎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