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ergJDe-erlaZAejKBawvlg
过年期间,一共就看了两部电影,一个是满江红,一个就是这个流浪地球 2 了。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短篇小说,一口气看完也就两个小时左右,用的时间甚至比三个小时的电影还短。
流浪地球应该是我喜欢的刘慈欣作品里的其中之一,非要依次排列的话,我自己的列表大概是这样的:《三体》《球状闪电》《乡村教师》《赡养人类》和《流浪地球》了。
小说和电影区别还是蛮大的:
1,小说里人类的感情就是个屁,而电影里的感情戏可不少!
比如小说里主角爸爸和他妈妈的一段对话: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
我升入中学已两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许是在两年前那个毕业仪式上?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
“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 “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
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小说主角自己的爱情也只不过是为了解决孤独,参加奥运会开雪橇的途中因为「孤独」遇到日本姑娘加代子(刘慈欣是真的喜欢日本女人…),在一起过日子,又因为各自处于的立场不同而分崩离析。
从现实角度来说可能小说里这种描述更有说服力的,毕竟那个年代「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
但是在电影《流浪地球 2》里,这感情线又尤其重要,没有这个说不通刘德华这个角色要做的事情啊,就仿佛看到《星际穿越》里那所有的一切说简单粗暴点那都是爱啊,还记得那句经典台词么:
「我风尘仆仆穿越宇宙寻找一个消失了十年的人,我也知道,他可能已经死了……爱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维度来感知它的存在。」
2,小说里的人类冲突主要是主张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去找新家园的地球派和不抛弃地球,乘坐巨型飞船在宇宙中流亡找新星球的飞船派,到了电影里把飞船派变成了数字生命派。
显然,从结局上看,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是地球派「赢」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数字人」设定的,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前阵子刚看的美国那个动画片《万神殿》,就是里头主角他爹死之前脑部被扫描及上传到云端,使他成功新物种……
这么以来,这个「数字生命派」的出现,倒是让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后面可看性更强了。我都开始期待流浪地球 3 是不是要往黑客帝国方向发展了…
3, 小说里的叙事,就像是主角「我」垂垂老矣之际在给自己的后辈讲之前的故事,而且夫妻俩都是妥妥的普通人,甚至属于暴民和愚民那一档的。
而电影里处处都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主角们一个个都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大英雄,也是确保流浪地球计划顺利启动的执行者。
我看小说感觉就是悲观,人类不是个什么东西,以人类为耻,我要是叶文洁我也按那个按钮。
电影的观后感就是感动和充满希望,人类太伟大了!
4,最后接着第二条,说下小说的结局。我喜欢这种打脸结局……
小说从头到尾可比电影里表现的残酷多了,虽然我说最后还是地球派「赢」了,但这个代价相当的大。电影要这么拍,能不能过审都不一定。
地球派和飞船派的矛盾从来就没有真正调和过,哪怕地球派都开始真正进行流浪了,飞船派们也依然隐藏在人群中伺机而动。
如同三体里,人类不感谢罗辑一样,人类一点都不感谢带着人类逃出来太阳系的地球派,甚至认为太阳不存在氦闪的可能,都是这帮地球派胡编乱造的,安逸太久的群众连民科的鬼话都信了。
他们在流浪的途中,发动了叛乱,包括主角「我」在内攻击并占领地球驾驶室,将地球派的残存人马一网打尽,全部处于死刑。
「控制中心巨大的密封门隆隆开启,那五千多名最后的地球派一群群走了出来,在叛军的押送下向海岸走去。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举起一大块冰用尽全身力气狠命地向一个老者砸去,她那双眼睛透过面罩射出疯狂的怒火。
这时,我想起了那些做出太阳爆发预测的天体物理学家,那些设计和建造地球发动机的工程师,他们在一个世纪前就已作古,我现在真想把他们从坟墓中挖出来,让他们也死一万次。
他们收走了被判死刑的每个人密封服上加热用的核能电池,然后把他们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
暴民对最后的地球派有多残忍,打脸就来得有多快,不得不说,大刘也挺狠的。就在这帮暴民为自己的行为狂欢,要重回太阳系的时候,传来消息:
太阳氦闪爆发了。太阳真的死了。
暴民们却活了下来,拯救了他们的人被他们杀死了。
于是知乎上就有人问出了这个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