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riPXDsdrOordrWLge8t_8A
今天看到何同学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网约车好评的内容,被骂上了热搜。他分享了自己拒绝司机好评请求的经历,并称之为“真诚与勇气”的突破,试图记录一次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成长。网友不买账,这番“内心戏”却被解读为“矫情”“不尊重劳动者”,人设从“读书人”跌至“半吊子”。有人愤怒于他忽视司机的辛苦,有人质疑他膨胀忘本,甚至翻出他早年的5G视频,嘲讽其“忽悠”流量红利,还搞出了“向下向上论”。仔细一想,他错就错在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敏感肌”泛滥、流量绑架一切的互联网,敢敞开心扉,简直是自找麻烦。网友的愤怒,一部分来自对司机劳动的共情,一部分是对“高收入博主自我感动”的反感,比如就有网友说了,一个收入远超司机的博主,为拒绝一个微薄请求而自我感动,太“矫情”(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成长叙事在个体层面或许成立,但置于社会结构性矛盾中,就会异化为”何不食肉糜”的精英傲慢)。还有一部分纯粹是流量狂欢下的“找茬”。说真的,谁没被“五星好评哦亲”烦过?而是他非要把这点小破事儿,包装成“真诚与勇气”发网上。兄弟,你可是百万粉丝的大V,不是路边写日记的小透明啊!要是我等普通人,甚至挣得还没网约车司机多的,这么说就没啥问题……老实讲,我也不喜欢别人要求我给好评,有些甚至盯着你屏幕,非看你点完才走,这好评有啥意义?纯属平台算法逼的,这个结果(好评)未必反映真实服务质量。性格外向、脸皮厚的司机开口要,评分蹭蹭涨;内向的司机(“i人”)不好意思,评分就吃亏。「温和的正常人,网络上像是披着隐形斗篷的旅人,存在感淡如薄雾。发一条推文,仿佛在无垠太空低语“你好”——微渺。」何同学可能也烦这套,觉得自己拒绝是“真诚”,但他偏偏选了最冒险的路——公开说出来。结果呢?被喷得体无完肤。何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低语”,却忘了百万粉丝的放大效应。大V的每一句话都会被置于显微镜下,赋予超出本意的含义。你说,他要是假装答应、下车不给,不就行了么,当然咯他把这个想法也发出来,也被骂“虚伪”……反正这风气,咋做都容易挨喷。不是大V不能表达内心想法,而是大V的言行会被赋予更多含义。所谓的「有些道理不能说出来」,因为公众人物的每句话都可能被审判。
何同学这趟翻车,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互联网不是真诚的避风港。大V也好,普通人也罢,想说心里话,先掂量掂量——不是不能说,而是得看场合、看对象。因为这个翻车的可不少……
想说心里话?得先问问:这话扔出去,是会开花还是会长刺。
(所以,你看各个平台都出那种半年可见,三个月可见,其实是为了保护你,怕你被挖坟啊)
我总不至于被骂吧?我就是拿公众号当日记写啊。
https://mp.weixin.qq.com/s/riPXDsdrOordrWLge8t_8A